People·@Work·Most Successful Women·Trailblazers31.05.2022

心靈守護者 張依勵 Eliza Cheung

香港人的壓力指數一向高企,由年前的社會不穩,到持續兩年的疫情,香港紅十字會一直於背後為市民提供各種支援,由物資派送到心理支援,亦是紅十字會的服務範疇。今期《MSW Chatroom》,請來走在最前線的香港紅十字會臨床心理學家暨心理支援服務主管張依勵博士(Eliza Cheung),與讀者分享紅十字會與市民一同走出疫情與情緒的困境,重新踏上康復之路。

Text: Goosie Lam  Photo: Raymond Chan

 

香港紅十字會 張依勵(Eliza Cheung)

香港紅十字會 張依勵(Eliza Cheung)

J:JESSICA NG     E:Eliza Cheung

J:香港紅十字會一向給人的印象,就是「捐血救人」,然而我知道你們的工作不僅於此?

E:沒錯,捐血以外,心理支援亦是我們的重要服務範疇。例如疫情期間,我們特別設立了一條綜合熱線,幫助市民解決各種疑難,由公共衛生、健康到疫苗資訊等,更有染疫市民的求助個案,我們除了提供實質支援如食物包外,更會了解他們背後的焦慮與無助,在無形的心理問題上支援大眾。

 

J:第五波疫情突然來襲,對紅十字會的工作有何影響?

E:最初我們在紅十字會大樓設立了熱線中心,舖設電話網絡,讓同事於中心集中處理所有求助個案。然而後來疫情愈趨嚴峻,社交距離措施持續收緊,同事亦未必能回到中心工作。於是我們馬上改變服務形式,發展出線上形式的服務模式,以兩種模式同時為市民提供適切支援。

 

J:面對危機時,最需要運速反應及彈性處理的能力。而除了工作模式之外,疫情下市民需要的心理支援及「心理急救」,跟疫情之前又有甚麼不同?

E:第五波疫情極速蔓延,令整個社會都措手不及。不同年齡階層的人亦不幸染疫,求助數字亦大大增加,當中以傷病長者最需要關注。他們一方面擔心自己染疫,更擔心染病後傳染家人,面對無助更有萌起輕生念頭。曾經有一對染疫的公公婆婆致電求助,公公身體狀況欠佳,更曾在家暈倒,婆婆作為唯一照顧者已不勝負荷,求助無門之下更想一死了之。當時最危急的除了是實質的食物援助,更要即時梳理婆婆的焦慮情緒與輕生念頭。

「疫」境之下,每個人都面對各自重重難關,然而亦因為逆境,更見香港人的愛心。曾經有一位缺乏物資的求助者,原本只想領取物資包。傾談間他才了解到更多資訊,知道自己仍有其他途徑獲得支援,最後決定自己解決物資問題,將紅十字會的資源留給更有需要的人。即使對陌生人亦存有關心與愛心,就如在陰霾愁雲的一線曙光。

香港紅十字會 張依勵(Eliza Cheung)
香港紅十字會 張依勵(Eliza Cheung)多年來走在救援最前線。

J:疫情的最大傷害,莫過於失去親人。我知道香港紅十字會跟另一間慈善機構「毋忘愛」合作,專門為喪親者提供支援,可以分享多一點當中的經歷和體會嗎?

E:疫情期間的政策有變,由送進醫院後不能探病,離世前不能見面道別,即使出殯時亦不能瞻仰遺容。而因染疫喪生的人,其遺體需以更嚴謹的程序處理。也就是說,送進醫院的那刻,就突然成為了最後道別。失去了摯親,卻連最後一面也見不了,更遑論正式道別。那種傷痛與打擊,對仍在世的家人傷害極深。於是香港紅十字會特別與與「毋忘愛」合作設立「聯繫愛」服務,結合我們兩家機構的各自專長與力量,為喪親者提供實質支援與建議,同時協助處理他們的情緒照顧。

由於親人由染病到離世之間時間極短,加上政策改變,令喪葬儀式更繁瑣更混亂,很多時候,求助者在處理完所有儀式後,靜下來的那一刻才真正面對喪親之痛,同時更會責怪自己,可以為染病離世家人做得更多。而「聯繫愛」服務正是為這些求助者提供喪葬前後的實質與情緒支援。

另外,致電求助者多為照顧者,第五波疫情突然來襲,他們突然便擔起照料家人的責任,忘記了自己的需要,不經不覺就累積了數個月的壓力,所以我們每每會提醒照顧者。在照顧家人的同時,亦要顧及自己的需要,保持良好的狀態,才能繼續照顧家人。

 

J:香港紅十字另外更建立了「亞太區精神健康與社會心理支持培訓及學習協作社」,可以講解這個協作社成立目的和工作範疇嗎?

E:其實亞太地區是全球最多自然災害的地區,加上區內包含數個人口大國,令災害造成的傷亡更大影響。而「亞太區精神健康與社會心理支持培訓及學習協作社」正是為區內受影響的人服務,我們以香港為基地,服務遍及整個亞太地區,由東起的斐濟,及至歐亞邊界的巴基斯坦亦是我們的服務對象。很多人認為災後只需建醫院、送藥物等實質救援物質,然而災害的衝擊、喪失家園家人的悲痛,亦需要盡快處理。這個協作社的成立,正是為災後情緒處理專門成立。過去十數年間,大家更意識到災害後的精神健康問題,會左右重建家庭與重整人生的步伐。我們希望透過協助社,進一步推廣和培訓人才,令不同國家及地區的紅十字會,亦可以獨立運作,為當地有需要的市民提供最適當的支援及協助。

Eliza不時走在最前線,曾親赴全球最大難民營──孟加拉科克斯巴扎爾(Cox's Bazar),為超過75萬名從緬甸逃出的羅興亞人(Rohingya)提供心理援助服務。
Eliza曾親赴全球最大難民營──孟加拉科克斯巴扎爾(Cox’s Bazar), 為因暴力事件流徙緬甸若開邦及孟加拉的難民提供心理支援服務。

J:近十年來,社會上愈來愈多有關精神健康的論述,你認為是問題愈趨嚴重,或是公眾對議題的態度更開放?

E: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估算,抑鬱症將在2030年成為全球疾病負擔﹝Global Disease Burden﹞排行榜的第一位,可見情緒問題並非地區性,更是不容忽視的全球現況。向好處看,是大家更願意談論精神健康問題,不會再帶歧視眼光看待之,病人亦不用再為情緒問題而羞愧。其實精神健康問題,與身體健康問題一樣,與身邊人分享,彼此關心照顧,更能成功走出困局,踏上康復之路。

J:俗語有云:「能醫不自醫」,你在幫助別人跨越心理難關的同時,有否面對類似的困境?

E:無論面對受助者或是自己的問題,首先要提醒自己,我也是常人,也有無法處理的事。尤其面對天災時,更覺自己的無力與渺小。我們心知已發生的事情無法逆轉,實質層面能幫的實在不多,其實更重要的,是陪伴他們走過那段最黑暗的路。曾經有一位致電熱線的市民,在電話接通後馬上激動落淚,原來他先前致電過其他熱線也只得錄音,能首次與真人對話,令他終於感覺自己並非孤獨一人。能夠讓受助者感受到有同路人的陪伴,那份重新連繫的溫暖,比食物包更為重要。

就如飛機遇上意外時,我們先要戴好自己的氧氣罩,才幫助有需要人士。在面對困難挑戰時亦然,照顧別人的同時亦記得要照顧自己。我會特意花時間「靜觀」或禪修,讓自己靜下來,真正了解自己身體與心靈上的需要,於這段與自己相處的「me time」期間,感受自己身體的改變,也觀察自己最常出現的情緒,就如定期監察自己身理與心理狀況的時刻。

 

精神健康與身體疾病一樣,與身邊人分享,彼此關心照顧,才能成功走出困局,踏上康復之路。 

── Eliza Che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