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斯碧咸2月訪港 香港女足同樣揚威國際
香港體壇盛事一浪接一浪,早前有闊別香港21載的ATP香港網球公開賽,2024年2月4日,碧咸 Beckham將帶來其國際邁阿密CF (Inter Miami CF) 於香港舉辦亞洲首場比賽,並與香港隊比賽。而香港女子足球近年急速發展,雖然大部份女子足球員都並非全職支薪,但她們仍堅持以「業餘」的方式作職業球員訓練,而且在國際賽場漸見佳績。

踏人2024,香港女足再出新秀。就如年僅18歲,來自香港的女子足球員陳頌文(Karri),在剛過去的星期日代表哈利菲斯(Halifax FC)出戰英甲強敵紐卡素,並於下半場後備上陣,成為首位香港足球員出戰英格蘭女子甲組聯賽。

香港女足教練陳婉婷,大家都叫她做「牛丸」。憑著一顆永不言敗的鬥志,不斷裝備自己,28歲便當上職業足球隊總教練,而且是男子足球隊。身份縱特別,卻從沒受質疑。她慶幸在足球路上,專業球員與教練團隊總是給予支持和鼓勵,就如一家人般一起成長。在她執教不足一年間,已帶領球隊奪得錦標賽與職業聯賽冠軍,她自己當然也得到多項個人榮譽,由亞洲足協最佳女教練,到特區政府頒授的「銅紫荊星章」。
五年前,牛丸轉戰內地執教 。回顧過去5年,她均於外地工作,除擔任江蘇無錫女足教練,更初嘗世界盃的技術分析,繼續於足球事業長知識。
牛丸更於面書專頁分享:「2023 ,翻過遠山,熬過難關,走過傷痕累累的路,看過夕陽的無限好。外闖的第五年,感恩有機會做世界盃的技術分析,再次見識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相信人生沒有白走的路,走過的每一步都算數,所以2024願我們能努力到無能為力💪🏾」
社會意識總教我們女生應該要溫柔,足球以及一些比較多體肢體碰撞的活動,女生最好避免參加,尤其聽得最多的,是「甲組腳」,意思就是踢足球會讓女生腿變粗。然而現實就是運動無分性別,男生女生均可以在各項運動表現出眾。

先前香港足球總會副主席霍啟山亦指,香港女足發展在資源緊絀下仍喜見成果,不少球員具備外流歐洲或其他地區球隊的實力,包括外流蘇格蘭、台灣及美國的女足戰將鍾貝琪、吳卓蔚及林永嫻,都是非常成功的例子。其中香港女子隊首席門將吳卓蔚於2020年獲台灣球隊台中藍鯨青睞,成為首位外流木蘭聯賽的港將,並協助藍鯨第四度奪標,其後轉投新成立的桃園戰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