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旭茉JESSICA》成功女性大獎2025】奏出觸動人心的音樂|趙瀅娜
笑容明媚的趙瀅娜說話不徐不疾,每每談到其音樂旅程時彷彿眼裡有光,自信滿滿地說就算是身材嬌小的她也能拉出洪壯的音色,說到與學生的教學時更會手舞足蹈,叫人深深地感受到她對音樂的熱愛。身為香港管弦樂團的首席第二小提琴,趙瀅娜勉勵年輕音樂家要忠於自己的音樂風格和情感表達,相信自己的才能和能力,無論遇到甚麼挑戰,要記住自己擁有獨特的聲音。
Text: Stephanie Lee
Photo: Raymond Chan
Art Direction: Sol So
一往無前的音樂之路
出生在北京的趙瀅娜自五歲開始學習小提琴,自此與小提琴結下不解緣。她師從小提琴教育家林耀基教授,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曾應指揮大師李德倫先生邀請擔任獨奏,與指揮家朱暉先生及北京交響樂團合作演出。及後她遠赴德國柏林就讀柏林漢斯·艾斯勒音樂學院(Hochschule für Musik Hanns Eisler Berlin)並獲得音樂學士和碩士學位,期間考取德國柏林德意志歌劇院二提琴副首席。她曾榮獲「義大利安德烈亞·鮑思達契尼(Andrea Postacchini)國際小提琴比賽」金獎,以及德國漢堡德意志音樂基金會(Deutsche Stiftung Musikleben)頒發,由德國樂器基金會借出的Carlo Giuseppe Testore小提琴,現為香港管弦樂團的首席第二小提琴。
談到趙瀅娜的音樂旅程,她娓娓道來:「我的音樂旅程是一段充滿挑戰與成長的故事,由北京中央音樂學院的早期時光,到最終成為香港管弦樂團的首席第二小提琴,這一路走來有許多關鍵的時刻和決策,深深的塑造了我的職業生涯。在中央音樂學院的早期時光,讓我打下了堅實的音樂基礎,我接受了嚴格的技術訓練,在多位傑出導師的指導下提升自己的演奏水平。期間我接觸了許多不同風格的音樂,激發了我對音樂的熱情,也促使我探索自己的音樂風格。在學習期間,我積極參加各類的音樂比賽,不僅提高我的技巧,還讓我獲得了寶貴的表演經驗,這些經歷都為我的職業生涯帶來許多機會。而留學這個決定,讓我接觸到不同的音樂文化和演奏風格,在德國學習的經歷也拓展了我的視野,讓我認識到多樣性的重要。再到加入了香港管弦樂團,成為了樂團首席第二小提琴,這是我職業生涯中的一個重要的里程碑,讓我能夠在專業的舞臺上發揮所學。成為首席第二小提琴不僅提升了我的領導能力,也讓我在音樂的解讀和表演上有了更深的理解。我的音樂旅程每一個關鍵時刻和決策都在塑造著我的職業生涯。」趙瀅娜深信持續學習和不斷的探索是通往成功的關鍵,也是她希望傳遞給下一代音樂家的重要理念。
在扎實的技術基礎上表達藝術情感
趙瀅娜師從小提琴教育家林耀基教授,對她的音樂生涯影響深遠,她說:「林耀基教授不僅是技術上的導師,更是心靈上的指引。他強調技術的重要性,其嚴謹的教學讓我意識到只有在扎實的技術基礎上才能自由的表達藝術情感。他教導我如何將技術與情感結合,讓音樂不僅是技巧的展示,而是心靈的表達。林教授對音樂的熱愛也深深感染了我,他的熱情讓我明白,音樂不僅是職業,更是生活的一部分,令我努力成為學生的榜樣,通過分享自己的音樂旅程,激發他們的熱情與探索精神。而且林老師會根據每一位學生的特點,制定教學方法,讓我學會了如何識別每一位學生的才能,並提供針對性的指導。他會鼓勵學生探索自己的音樂風格,使我在教學中強調創造性和獨立思考的重要。加上我會定期舉辦大師班,分享自己的經驗和林老師的教導,幫助學生理解他們在音樂旅程中可能面臨的挑戰,我也非常鼓勵學生互相交流,分享彼此的學習和成長,凝聚出支持彼此音樂的社群。

挑戰帶來成長
身為年輕的中國音樂家要在德國交響樂團裡面證明自己,是絕對不容易的事情,趙瀅娜當時更是全團中年紀最輕的一員,要融入並帶領整個聲部更是巨大的挑戰,面對這些情況,趙瀅娜回憶起當時:「最大的障礙之一就是文化差異和語言的障礙,初到德國時,我發現自己不僅要適應新的演奏環境,還要理解學習不同的音樂、文化和演奏風格,我通過多與樂團團員交流提高德語水平,逐漸地提高自己的溝通能力,讓我在排練和社交中更加自信。透過主動與樂團同事交流、參加各種社交活動,更好地理解他們的文化和習慣,不僅幫助我建立了良好的人際關係,也讓我在演奏時更加融入樂團。像德國這種A級的樂團都是終身製的,所有團員都演奏了一輩子歌劇,每一部歌劇他們不僅對自己的部分瞭如指掌,也對台上任何部分都倒背如流;甚至每一次演出的指揮和唱歌的團隊有時都會不同,需要非常高的敏感度和團隊精神,觀察力和合作性。而一部歌劇最少都三個多小時長,如果要練習,可想而知需要多長時間,最少都要多一倍的時間!而我在樂團裡是二提琴副首席的位置,需要領導團隊,所以我需要比大家付出更多的努力,以及對音樂的理解,但是我沒有為了這些事情而擔憂,我立刻制定了一個學習計劃,努力在音樂上展現自己的把握性,通過不斷的練習和努力,逐漸贏得了全樂團成員的認可和尊重,還提前通過了試用期。最終這些經歷讓我更加堅定了自己的音樂道路,豐富了我的藝術視野,也讓我更加感激每一次挑戰帶來的成長。」
讓下一代享受音樂的美好
作為引領年輕音樂家的榜樣,又是一名女性,對於職業生涯剛起步的年輕女性音樂家,趙瀅娜分享了一些建議,幫助他們找到方向和信心,她分享道:「在追求音樂事業的過程中,要始終保持自信,忠於自己的音樂風格和情感表達,不要因為外界的期望而改變自己的路徑。要相信自己的才能和能力,無論遇到甚麼挑戰,要記住你擁有獨特的音樂。年輕音樂家要知道,音樂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無論是技術還是藝術表達,都要保持學習的心態。建議多參加課程及音樂節,多與其他音樂家交流,擴展自己的知識和技巧,更要勇於接受來自老師、同事和觀眾的建議,這有助於你更快的成長。尋找能夠指導你的人,無論是專業的音樂家,還是行內的前輩,他們的經驗和智慧都將對你的職業發展有很大的幫助。而且要與其他年輕的音樂家建立聯繫,分享經驗和資源共同成長,這樣的支持網能提供情感和專業上的支持。不要害怕挑戰自己,勇於參加比賽演出或者其他的音樂活動,這些經歷會幫助你在舞台上變得更加自信,在遇到挫折的時候學會從中吸取教訓,而不是氣餒,每一次挑戰都是成長的機會。最後我認為保持身心健康,是長期成功的關鍵,要學會平衡音樂、事業與個人生活,給自己足夠的休息和放鬆的時間,探索音樂以外的興趣,這不僅能豐富你的生活,還能為你的音樂創作帶來靈感。以上這些元素都將幫助年輕音樂家在音樂的道路上走得更遠,成為更強大的藝術家。」作為一名女性音樂家,趙瀅娜一直希望能成為其他年輕女性的榜樣,激勵他們追求自己的夢想,去支持和引導下一代的音樂家,她更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特別是音樂教育方面,希望能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更多的孩子接觸音樂,享受音樂的美好。
要相信自己的才能和能力,無論遇到甚麼挑戰,要記住你擁有獨特的聲音。
Profile:
趙滢娜為享譽國際的小提琴家,師承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及柏林漢斯·艾斯勒音樂學院,曾與柏林德意志交響樂團等頂尖樂團合作,現任香港管弦樂團第二小提琴首席。其獨奏專輯《韋華第四季》展現深厚藝術造詣,並透過策劃大師班及國際賽事,持續深化內地與香港的文化對話。2024年獲邀於《TED X 三亞》闡述女性藝術家賦權之路,同年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表彰其促進國際文化交流的貢獻,彰顯她在藝術造詣與社會影響力方面的卓越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