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style18.01.2022

四季酒店 SPA 推「脈輪平衡冥想」:觀想七色虹光  重啟內在力量

儘管現代醫學有多突破,科技有多進步,人類彷彿對於健康還是感到患得患失,因我們逐漸察覺到,全面的健康不僅僅是吃了多少營養補充品或在健身房鍛鍊幾多小時,而是靠身心的內外平衡。要讓身、心、靈三者合一,便要進入身體的能量中心——脈輪,從內部能量為起點,達至真正的整全療癒。

Text: Moli Ng  Photo: Raymond Chan  Special Thanks: Hong Kong Four Seasons Hotel

脈輪——人體內部的能量流動

「想像一道紅寶石色般的光,這道虹光明亮而溫暖,它從地底注入尾椎的位置……」有別於一般的冥想,在引導式的脈輪冥想 (Chakra Meditation)中,冥想者會透過想像各種七色彩光,從而達至開啟脈輪能量、平衡身心靈的效果。究竟何謂「脈輪」?跟七色虹光又有何關連?

中醫講「氣」,指的是人類與一切生物具備的生命能量;而印度最古老的生命科學——阿育吠陀則認為體內的生命能量如輪子般循環轉動,稱為「脈輪(Chakra)」。

根據阿育吠陀的學說,脈輪的能量渦流會將能量從周邊宇宙傳送到個人的氣場與身體,同時也在肉體和氣場各層面之間傳送能量。這種無形的能量流動既影響無形的精神與情感,同時連結有形的身軀。香港四季酒店高級水療總監 Tania Bardhan 博士解釋指,每個脈輪各有特定的振動頻率,對應我們各種腺體、器官及心靈層面,而人體的大脈輪主要有七個,為體內的七個能量中心,由下至上依序為「海底輪」、「腹輪」、「臍輪」、「心輪」、「喉輪」、「眉心輪」和「頂輪」,「前三輪是人類存活於世上的物質基礎,跟我們生理方面相關;後三輪是人的精神基礎,與高我意識及靈性相關;心輪位於七輪中央,連接上下各三輪,意味著它是連結了身體與靈性、物質和精神的橋樑。」脈輪的概念在印度源遠流長,事實上,源自印度的瑜伽術也並非單純的運動或拉筋,而是達至身心靈合一、平衝全身脈輪的一種修行方式。

平衡七大脈輪才能完整身心

「當一個人的脈輪平衡時,才能享有內心平靜及良好健康;相反,若脈輪阻塞或失衡,對應的臟腑、情緒、精神面向也會失去應有的平衡,從而產生疾病及形形式式的情緒困擾。例如喉輪對應的是呼吸道、喉嚨、甲狀腺等,若此脈輪失衡,則會令人咽喉不適、頸部僵硬,並出現牙齒不適等口腔問題,亦會影響表達及溝通能力。」 現代人重視營養吸收、健體修身,卻甚少關注身心靈三方的和諧連結,令追求健康變得治標不治本。Bardhan 博士指,當身、心、靈三者達至一個平衡的狀態才稱得上是真正的健康,因此某個脈輪的能量過強或不足,都會在內外顯現成某種問題,「假如眉心輪的能量充足,但喉輪失衡,那麼即使腦子裡滿載新點子,也會有口難言、表達不清,或膽怯於表達心中所想;又或者,當海底輪的能量不足,因它對應雙腳、坐骨、腰部等位置,同時也連結一個人的行動力,假如這個脈輪的能量失衝,除了身體疲憊之外,也會發現自己欠缺動力,不論心裡有多大意慾去做一件事,實踐時卻像有心無力。相反,如果海底輪的能量太活躍,就會讓人做事失去考量、有勇無謀。」正所謂「病向淺中醫」,無論是生病或是心病,若拖延至問題顯現時才後知後覺,倒不如預先覺察身心發出的警號。問題是,我們如何找出哪個脈輪的運作不當呢?其一方法便是「脈輪冥想」。

想像七色虹光重啟脈輪能量

「……想像紅色的光沿脊椎徐徐升上,注入下腹腔的位置,慢慢化為橙色的亮光…….」每個脈輪均對應某種光諧能量的顏色——海底輪為紅色、腹輪為橙色、臍輪為黃色、心輪為綠色、喉輪為天藍色、眉心輪為靛藍色,而頂輪為紫色,Bardhan博士會在脈輪冥想期間引導參加者依序想像每種脈輪的虹光,令參加者感受到能量湧入身體,或是重新發現自身的內在能量,產生「自療」的效果。

很多人事前會擔心自己無法想像某種顏色,事實上,這種情況經常發生,而這正正代表相對的脈輪正處於失衝狀態,「參加者或許沒法想像到某種虹光,或者『看見』暗淡糢糊的光,這代表相對的脈輪失去平衡;相反,若感受到強烈而溫暖的某種虹光,即相對的脈輪運作良好。例如當你找不到黃色的光,這意味著胃輪出現問題,這個人可能飲食作息不規律,在消化系統方面出了毛病,同時亦代表這個人自我價值不足、不懂自愛及自我欣賞;假如看見強烈的綠光,則代表內心擁有充足的同理心,較易跟別人的感受連結。」

「RAM—————」「YAM—————」除了透過帶領參加者想像脈輪色譜,感受體內能量流動,Bardhan博士還會為每個脈輪唱出對應的「梵音(Mantra)」,以產生能量共振的效果,從而開啟脈輪能量,「七大脈輪對應七種梵音的震頻,例如『Ram』對應胃輪;『Yam』對應心輪。透過梵音的能量震動,可重整運作過剩或能量不足的脈輪,達至深層的淨化。當然,若在冥想期間找到了失衡的脈輪,便要反思近期的身心作息、情緒壓力等,從而調整生活,才能治根又治本,達至身心靈平衡的理想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