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職場上甚少人知道的10個陷阱
每日返工放工就是為生活,而你可能根本沒有留意以下10個職場陷阱。
01
陷阱:工資是職場最大的陷阱
實質:工資不是年薪不是月薪,而是時薪。
很多人找工作時只看重年薪月薪。其實這年薪和月薪都是相當有欺騙性的東西,其實你更該看重的是時薪。
你爭分奪秒地計算工資,卻很少計算空白時間,你拿到了高月薪和高年薪,但可能失去了休息和娛樂。

02
陷阱:第一份工作,不要在乎工資
實質:第一份工作會影響你一生的收入
薪酬網調查顯示:「有49%的職業人員所從事的工作,就是他們收到的第一份offer。這種現象在35歲以下職場人士中尤為明顯。如果你懂得爭取更高的起薪,那麼在你的整個職業生涯中,你將會比其他人多賺一百萬。」
——職場上的第一次錯誤會讓你受傷很長時間。
所以,入職一定不能草率,面試時要敢於談工資談待遇。能付給你高薪的地方也說明:公司實力強或盈利能力強;崗位重要或者看重你;行業好,有發展空間

03
陷阱:找工作時過於看重薪水
實質:工資很重要,但平臺更重要
收入=工資+可能性。
我們求職時雖然要看重薪水,但又不能過度看重薪水,我們要懂得一條真理:
在職業發展初期,有個東西遠比薪水更重要:那就是平臺、平臺、平臺。重要的東西說三遍。行業大於平臺,平臺大於奮鬥。好的行業和平臺,意味著”未來的無限可能性”。


04
陷阱:給多少錢就幹多少事
實質:不是有回報才付出,是付出才有回報
不是有了回報才付出,是付出了才有回報。
很多人做事總是抱持這種態度:「你給多少錢,我就幹多少活。」但凡抱著這種態度做事的人,最後只能得到一個結果——幹多少活兒給多少錢。
查理·芒格有一句經典名言:「要想得到某件東西,最可靠的辦法是先讓自己配得上它。」風物長宜放眼量,要學會延遲滿足。

05
陷阱:只要努力工作就會得到相應待遇
實質:努力是最不值錢的東西
職場中,影響你發展的,不是幹了多少無關緊要的工作,而是你在核心業務上有沒有突破,沒有功勞,苦勞就是「白勞」。努力不值錢,努力用對了地方才值錢。不要以戰術上的勤奮,來掩蓋戰略上的懶惰。
06
陷阱:走上領導崗位就安全了
實質:安全性取決於你的不可替代性
剛進公司那幾年,特努力特拼,所以很快晉升到了中層管理崗位。但從此就懈怠了下來,以為這個位置可以確保安全了。但很多抱著這種想法的人,最終都被請出了單位。
職場上,安身立命的根本不是崗位,而是你的不可替代性。
你的不可替代性越高,你在公司的安全性就越高。所以,我們要活到老學到老,保持永遠的學習力,讓自己變得稀缺和不可替代。

07
陷阱:老闆總會看見我的努力
實質:越大的公司,老闆越看不見你的努力
你以為漲薪是由別人決定的?錯!漲薪是可以主動規劃的。
最重要的漲薪思維就是,要設法讓老闆(領導)看見你的努力你的能力。能力不是靠談心談給領導看,而是要直接曬在他面前。
當然,這個曬也要尋找恰當時間,不然就會遭領導誤解和同事嫉恨。
08
陷阱:有能力的人在哪都一樣
實質:厲害的不是你,而是平臺
厲害的不是你,而是平臺。
總覺得自己幹得好是因為能力強,而忘了這更多是因為擁有一個好平臺。所以一跳槽就丟失了光環,每況愈下,變得越來越平庸。
所以,聰明之人都應該分清:哪些東西是你自己的能力,哪些東西是平臺帶給你的紅利。別錯把平臺當本事,不然會輸得很慘。

09
陷阱:跳槽窮八年,改行窮三年
實質:比起等死,跳槽是更好的選擇
第一點:要分清工作和職業。工作是謀生的手段,一個單位給你一份工作,你完成任務,它付你工資,就兩清了。
第二點:不要坐以待斃。當你發現公司衰落已無可挽回時,就應該果斷辭職,尋找下家。不要因為離家近而捨不得,不要因為同事好而捨不得,你越是拖延,損失就會越大。這很殘酷,但卻是最佳選擇。
10
陷阱:逃離北上廣
實質:機會和公平,才是最值錢的東西。
如果你想獲得好的薪水好的發展,請一定選擇駐紮一線城市。因為第一個:一線城市資源彙聚,而資源代表著機會;第二個一線城市因為開放,有能力的人多,大家相互制衡,所以基本按規則辦事。按規則辦事,就保證了相對公平;第三個層出不窮的新事物,會不斷開闊你的眼界,而眼界則代表著競爭力。

資料來源:《智聯招聘》
Photo:網路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