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步擺脫職場負面情緒
身處職場,不要過度在意情緒本身,而是想想對方指出了你甚麼問題,趕緊去改進就好了。
身在職場,最重要的事就是學東西,只有學到真本事,你才能成為不可替代的人。
在職場中,是沒有人會憐憫你的眼淚的。
那麼在殘酷的職場競爭中,我們該如何處理情緒?
第一步:結果導向
在職場,過程不重要,結果才是最重要的。
結果導向怎麼做?
當你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你可以問自己這些問題:
1. 我需要在甚麼時間達到怎樣的成果?
2. 在目前情況看,能達成嗎?
3. 如果不能達成,該怎樣才能達成?
4. 如果不知道怎樣才能達成,誰有可能知道?
第二步:思而後行
優秀的人和普通人之間的差距就在於:優秀的人能時時保持清醒,保持對生活的觸感。
我們只有保持謙虛,不斷的自我否定、自我懷疑,才能得到更好方案。在這個世界上,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在進行一項任務的時候,你可以按這樣的順序跟自己對話:
1. 我的方案一定不是最佳的方案。
2. 我在原有的分析思路上,想到位了嗎?需要補充甚麼?
3. 我能否當作沒接觸過這個任務,去換一個全新的角度來思考這件事?
4. 我的這幾個方案中,每一個環節都是必然成立的嗎?有沒有理想化的?
5. 假設眼前的幾個方案是別人拋出來的,我作為資源的提供者,來看看這個方案到底我能否接受。
最後,找到或組合成最佳的方案,然後不折不扣地執行下去。
第三步:時刻明確目標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工作過程中,經常會從內心或外界,接收到各種各樣的變化,以及代表不同立場的聲音和建議。
當遭遇這些的時候,由於近因放大,大多數人會倉促決策,增加或刪減一些之前計畫中的事情,而在操作的過程中,會遇到各執一詞、爭辯不休的情況。此時,該怎麼辦?
如何做到目標清晰?
在爭辯不休或者決策困難的時候,你可以問自己這些問題:
1. 做這個整體方案的目標是甚麼?
2. 提到眼前這個修改點的原因是甚麼?
3. 這個原因和整體目標匹配嗎?
如果匹配,就保留;如果不匹配,果斷刪除。
第四步:時刻明確優先順序
同一時間,重要的事情只有一件。
只有內心對每件事的優先順序是清楚的,才不會慌,尤其在接到新任務的時候,才有可能圓滿、及時地完成每一件事。
當然,不要對你的上司抱有很大期望,在他交代給你工作的時候,他未必清楚思考過優先順序,這也是需要你補位的地方。
如何明確優先順序?
對應該先做哪件事有困惑的時候,你可以問自己這些問題:
1. 老闆說過的優先順序是甚麼?
2. 在所有事情中,哪件事需要的時間節點最近?
3. 哪件事我可以更快速搞定,然後移交給下一個環節?
4. 有沒有哪件事看似時間節點不近,但是後面工作量巨大的?
一件一件來,至於其餘的,順其自然。
第五步:告別個人英雄主義
沒有完美的個人,只有完美的團隊。
再強大的人,也需要團隊,何況你未夠強。
首先,當你覺得自己很強的時候,你會下意識的表現出對「弱者」的不屑和欺淩,因為你聰明。
其次,當你希望通過一己之力完成某件事的時候,其成果往往會明顯弱於與其他更專業的人合作的成果。
何況在職場中,愈合作關係就會愈緊密,無論是歡笑還是先有摩擦,再有歡笑。久久不合作的兩個人或部門,將會愈來愈遠。
因此,合作意識、團隊意識,值得不僅僅是分享,更多的是利用「術業有專攻」的客觀事實,讓你所負責的工作的成果,達到最佳。
第六步:如何告別個人英雄主義?
在接手一項工作的時候,你可以這樣跟自己溝通:
1. 這件事,通盤都是我擅長的嗎?
2. 有哪個環節或者方面是我不擅長的?
3. 一定有人比我擅長,我可以跟他合作,向他學習。
4. 我現在就聯繫他 ,得到的成功果實,我要分給他 。
無論做產品、大型專案,還是創業,都是團隊的工作,一個人無法成事,這是社會的法則。
與其有時間去抱怨,倒不如踏踏實實靜下心來,好好提升自己的價值,用事實證明自己的本事,證明自己是不可被取代的,讓別人對你刮目相看。
資料來源:《職場導向標》
Photo:pexel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