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BeSmart29.03.2021

進入職場,該拋開的學生思維

離開校園初戰職場,新鮮人都經歷著身份與思想的轉換 —— 此途,有人舉步為艱、屢屢碰壁,亦有人左右逢源、扶搖直上。究其原因,是前者不進取,抑或是後者幸運?

Text:Deborah Woo

作者 Stephen R. Covey,寫過以下一段話:「你在梯子上爬得有多高或者有多快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這個梯子是不是靠在一面正確的牆上。」

校園是目的單純、講究公平的小溫室;職場則是複雜且多人無限制格鬥場。

兩套截然不同的系統,沿用同一 種思維,注定了「梯子靠錯牆」的下場。

一個人能不能盡快從「學生思維」中轉換過來,很大程度決定了前路。所謂的「學生思維」並非貶義,卻是一種在學校管用,在職場裡讓人屢屢碰壁的思維方式。

典型學生思維:「交情」>「價值」 然而,職場人與人之間的交往, 比起「交情」,更要明白「價值交換」

校園時代,同學之間的交往目的單純,行事總是「交情」先決,互抄功課、打球、聊八卦是常事;然而,來到凡事講求「價值」的職場,即使是「交情」,背後的運作模式也離不開「交換」——想跟別人深交,你得考慮自己有甚麼可以跟別人交換?

交換的籌碼,背後講究一個人的競爭力——例如將技能交叉運用的通才、專業知識上具有深刻理解或見解,也可以是獨一無二的創造力。

個人究竟有多大的價值,每個行業、每家公司自有不同,但假如一個人能換位思考,回答了以下三道問題,答案距離不遠:

1、哪些專業知識/技能/關係對對方而言,是最不可或缺的?

2、它的複雜度、困難度與精準度,需求度高嗎?

3、失去它,對方需要面臨的負面衝擊影響大嗎?

你的競爭力,決定了在人情與利益交換之中的回報率有多大;當你擁有難以取替的創造性或特殊性,足以撼動全局、帶來深遠影響力,那麼你的 bargaining power 也就愈高。

學生時代的「交情」,可以在風花雪月之中譜寫,單純而美好。職場呢,交換是一件更複雜的事,限制條件一項不少,甚至需要天時、地利、人和的配合。

人生來到不同階段,要學會的一項技能,叫做「告別」,跟朋友、跟校園、跟青春的自己,我們亦可稱之為 「蛻變」。這個過程,需要掙扎、忍受陣痛,但很值得,總比花光整個青春才想清楚要好。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chool and life? In school, you’re taught a lesson and then given a test. In life, you’re given a test that teaches you a lesson!”

胡伍小碧, Deborah Woo, Modern Wooman, Career, Career Women,
Deborah Woo 胡伍小碧
曾任職跨國上市企業管理高層三十年,熱愛演說,亦樂於寫作;創立 ModernWooman,希望與各年齡、背景的女性同行,在世界波瀾不驚地揮灑無窮潛力,六十多年歲月的沉澱與領悟、一路上歷經的種種,她將娓娓道來。
Website: modernwooman.com
Facebook: www.facebook.com/modernwooman
IG: www.instagram.com/modern.woo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