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請你食炸雞脾
十個正在接受治療的癌症病人, 十個都會問同一條問題:「究竟有甚麼可以吃?甚麼不能吃?」或許是心理安慰,人們總覺得食得清淡一點,健康一點,量少一點,病情就會好一點。其實在治療期間,營養的確是重要的一環,要有足夠能量「打仗」,才會增加勝算,麻木追求清淡飲食,有時只會適得其反。
Text:謝耀昌醫生
四十多歲女士,發現第三期乳癌,手術成功將腫瘤和淋巴切除,術後需要接受輔助化療。初次見面,她和家人已很煞有介事地問,日常飲食上是否須要戒口,我亦一本正經地回應,「對!是要戒口的。所有香煙、酒精、毒品,以及一切神醫處方的藥物,一概戒絕。」
接著就是一輪如數家珍般的問答,為免浪費時間,通常我都會背誦以下對白,重複十次八次。「雞鵝鴨、豬牛羊、魚蝦蟹,都可以食。菜湯、魚湯、肉湯、骨湯,都可以飲。只要食材新鮮、衛生、熟透,煎炒炆燉蒸焗燒炸都可以。」
當然下一個問題就是,「鵝都可以食嗎?不是很毒嗎?雞不是有打荷爾蒙針而令人生癌嗎?蝦蟹不是會令傷口發炎嗎?」
我條件反射地回應:「其實很多食物都含有令人體有害物質,例如菜有農藥,豬牛羊有抗生素,奶類制品也有防腐劑,但因為量少,所以對身體影響較低,只要均衡飲食,不要側重某一類型食物就可以了。」
腫瘤不是很喜歡糖嗎?需要戒甜嗎?
對,癌細胞是很喜歡吸糖的,但同時亦很喜歡吸收鹹、 酸、苦、辣的營養。正因如此, 戒甜並不是一個有效的治癌方法,未餓死腫瘤前,身體已因營養不良而出現問題了吧。
那吃甚麼才是對呢?
很簡單,多吸收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纖維,少量脂肪和維他命就可以了。
這位女病人表示明白,並十分有信心在營養方面可以全取一百分,所以便正式開始化療了。直到三星期後覆診的一天,驗血檢查發現她出現貧血、低鈉、低蛋白,以及體重下降。明顯是因為營養不良導致的,我仔細查問下,發現她不是因為沒胃口,不是因為治療副作用,而是因為她想健康一點,所以開始每天運動,飲食盡量少糖少油少鹽,多食蔬菜,少食肉,有時會飲「燉肉汁」來代替食肉。
的確,在很多人心目中,這種生活習慣是很健康的。但對於正在接受化療的她來說,這無疑是矯枉過正的,導致營養不良,簡接影響治療效果。所以我再次鼓勵她進食自己喜愛的高熱量食物,慢慢追回失去了的營養。 例如炸雞脾、西多士、漢堡包、菠蘿油,朱古力等等,只要不是因為其他疾病須要戒口,偶爾來一餐安慰食物,既可以令自己開心,亦可以有序地補充營養,一舉兩得。
謝耀昌醫生 Dr. Adrian Tse
臨床腫瘤科醫生
香港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皇家放射科學醫學院院士;香港放射科醫學院院士;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放射科);港怡醫院臨床腫瘤科名譽顧問醫生;聖保祿醫院名譽顧問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