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t not available
Money28.02.2021

金牛納福 利利是是

每逢農曆新年佳節,人們都會派「利是」給晚輩,在元代的《俗諺考》中有提及「為了吉兆,要向主家討個利市」的說法。由此可見,「利是」有好運的意義。同時「利是」也是壓歲錢。到了除夕夜晚上,父母都會給自己的孩子「利是」,並將其壓在枕頭下,寓意保護小朋友一年都平平安安。

Text: Karine Lam

相信各位讀者在今年的農曆新年亦討到不少「好意頭」,有別於每月收到的固定收入,從經濟角度看,「利是錢」是一年一次的額外現金流收入。一般而言,人們成家立室後鮮少會收到「利是」,反而在新年要化身「財神爺」派錢。因此應當盡早認真規劃如何處置這筆可以領取約 30 年的額外之財。

2019 年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三位學者 Abhijit Banerjee、Esther Duflo 及 Michael Kremer 致力於研究貧窮背後的原因。他們發現,窮人和富人的差異,並不在於是否努力,關鍵是思維的差異, 每一個選擇都可能成為日後的關鍵。而當中指出窮人更愛消費,富人更願意把錢用來學習和投資。作為父母的你,教育孩子如何善用利是錢是一個很好建立兒童財商的好機會。可以把其中 15-25% 與孩子討論如何滿足「想要」和「需要」的區別;如下的部分可以與孩子分享「延後享樂」加上「時間資本」如何放大手上的資源實踐更大的「想要」的目標。以 10,000 元的利是錢為例,可以給 1,500 元孩子滿足當下的願望,把 8,500 元存入一些合適的理財儲蓄;明年若又收到 10,000 元利是,重複安排,孩子除了明年又可以有另一 1,500 元滿足當下的願望外,已經可以開始享受「延後享樂」加上「時間資本」由理財儲蓄產生的約額外 1,200 元的「被動收入」,合計 2,700 元;而每年儲起的本金將來更可作教育基金或創業儲備。從小教會小孩規劃和善用金錢,認識複利的威力,正確的財商培育應該比利是本身更能為小孩帶來好運。

利是, 利是錢, 投資, Investment, 儲蓄,

即使未有小孩的你,亦可以透過正確的理財方式對抗通脹,早日達至財務自由。根據香港政府統計處報告顯示,2019 年全年消費物價通脹率平均為 2.9%。在環球和本地經濟情況因冠狀病毒病衝擊下,2020 年全年消費物價通脹率亦達到平均為 1.3%。可見,整體物價水平只會持續性上升,不投資的風險就是財富被通脹吞噬。假設你由今年起,每年將「利是錢」中的 8,500 元存起。30 年後,你一共累積了 255,000 元,在通脹的侵蝕下(假設通脹率維持在 2.5%),你購買力將喪失 30.8%,白白流失 78,540 元。因此,唯有投資才能助我們資產增值,對抗通脹。投資就是犧牲現在的購買力,以換取未來更多的「被動收入」,令你早日享受財務自由。

一年之計在於春,希望「利是錢」可以作為讀者們新一年儲蓄的開始,每年週而復始地堅持儲蓄,為自己打造一個永遠有錢收的「大利是」。在不久的將來,你便會享受到複利帶來的收益。新一年希望大家「逗利是」已逗到盤滿缽滿,尋找到適合自己的投資工具,早日達至理想的財富階段。

*以上純屬個人分享,不構成投資建議或邀約。詳情建議可向可信任的財策顧問專家查詢。

 

林桂芝, Karine Lam, Money, Investment,
Karine Lam
獨立天使投資人;壹集團創辦人
「2012 十大全港時尚專業女性」得主。「2017 亞洲保險第一領袖大獎」得主。「2018 亞洲傑出女領袖」得主。「2019《旭茉 JESSICA》年度傑出女性」得主。個人深信財務策劃、資產管理及保障能改變命運同時熱心公益慈善回饋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