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途漫談」專欄:化債收官與政策蓄力——中國資本市場「春天」臨近的信號
宏觀方面,2025年8月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49.4%,略有改善,但仍低於臨界點,生產擴張加快但新訂單不足;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0.3%,保持擴張,尤其服務業改善顯著,建築業則有所回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預計轉為負值;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降幅收窄至-2.9%,中國經濟進一步回暖。
美國方面,目前美國98%的上市公司財報都已公佈,其中超80%公司的營收和盈利均超出市場預期,平均盈利增長12%,AI類的營收增長9.3%。市場對其第三季度與第四季度的業績仍保持樂觀預期,我們預計明年該類公司有望維持在13%左右的增長。由AI推動的上市公司盈利增長趨勢愈發明顯,這些公司通過AI 技術推進降本增效,在保持一定營收增長的同時,借助經營杠杆提升實現盈利加速增長,在此趨勢下,企業 ROE 不斷提升,而 PE 估值仍能維持在 20 倍以下,這一狀態良性且健康,因此這類企業仍是我們持續研究和投資的板塊。

中國方面,A股市場經過了6、7、8三個月連續上漲,上證指數已逐步攀升至3800點附近。在日常與投資人的溝通中,不少投資人開始擔心市場是否存在泡沫。從我們的宏觀景氣度模型看,當前中國的資本市場處於估值修復後半段,在經過一定時間的震盪調整後,我們有望迎來較長時間的健康市場。從估值模型看,目前上證50股息率為3.23%,雖較半年前的4.1%有所下降,但中國國債無風險收益率亦已降至1.84%,從大類資產配置的角度出發,相較於銀行存款、債券及房地產投資,資本市場仍具備顯著的吸引力,這也是整個投資的基本邏輯。從行為週期看,目前中國新行基金數量處於較高水平,但我們觀察到,目前的發行份額仍較少,這說明散戶對於資本市場的實際參與度並不高,因此目前不存在2015年6月份時的市場風險。

根據我們的觀察,中國政府的化債工作大部分已基本完成,這也是銀行股持續上漲的根本邏輯。從經濟週期看,儘管經濟有所好轉,但仍處於相對較弱區間,因此預計後續仍會有刺激經濟的政策出台,貨幣將維持寬鬆,經濟反內卷,PPI跌幅會不斷收窄,我們大概率將在下半年看到PPI回正,因此,我們認為下半年的資本市場的確定性極強。從政府工作節奏看,今年是重點解決流動性問題,明年則將進入改革深水區。對於市場的預判,讓我們用時間來一步步驗證。
「看得清的是方向,看不清的是長短」,這是我們在內部投資會議中經常會說到的一句話。投資本質是逆週期行為,在大道資本(香港)過往三年的投資實踐中,已多次驗證這一點。而對於中國資本市場而言,或許現在才剛剛迎來「春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