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style28.05.2021

心靈拼貼——為自己創作一本心靈傳記

現代人著重修身,常忘了要修心。

我們向外探求,在浮華世界中尋尋覓覓;

找過了,找到了,發現原來別人的快樂,不等於你的快樂。

當尋遍天涯無覓處,不如轉投向內探索,窺探潛意識的影像,

或許你會發現,內心世界原來美如藝術品,

在層層情感與思緒的拼貼下,燦爛奪目,值得你花點時間細細欣賞,慢慢追尋。

Text: Moli Ng    Photo: Raymond Chan
Special Thanks: 心地(vijnana.hk@Facebook);了了。圓(mecologyLB@Facebook)

身心靈, 心靈拼貼

這次訪問,並非由對答開始,而是由一趟心靈體驗開始。

「請在廿秒內,憑直覺選出一個人物。」體驗甫開始,導師著我們在大堆雜誌頁中抽選一個人物。我心裡想找個置身大草原的女人,她剛在我眼前擦過,但再也找不著她。限時已到,唯有隨手選個較順眼的女子。

「請在廿秒內,憑直覺選出一個背景。」導師再著我們在限時內選出印有各種背景的雜誌頁,我暗暗催促這次要快狠準地出手。眼前掠過一幅幅我喜歡的背景:宇宙、寺廟、極光……然而,我沒有選上它們。

選好人物背景後,我們要將人物用任何方式剪貼到背景上。這時才發現,人物旁邊有一頭貓,是我長久以來想飼養的白貓,而我剛才毫不察覺牠默默躲於一隅。拼拼貼貼過後,第一張圖卡大功告成,進入讀卡環節。所謂的「讀卡」不像塔羅占卜,過程沒有占卜師為我們解讀卡牌含義,而是由我們親身代入圖卡中的人物,跟自我對話。「要說甚麼好呢?」我腦內一片空白,渾身像冰封般僵硬,然而當必須要說點甚麼時,聲音不經大腦一吐而出,眼睛像跟情感中樞連成一線,聲淚俱下。

身心靈, 心靈拼貼

所謂偶然,其實是潛意識作怪

「大部分人第一次讀卡都會淚崩,驚訝於原來心裡有這些話要跟自己說。做開冥想的人可能較快連結深層自我,有些人則需要較長時間,但快慢並不重要,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節奏。」心靈拼貼導師之一Ausco徐徐解釋道。心靈拼貼由美國心理諮商師Seena B. Frost創辦,她以榮格心理學與原型療法為靈感,設計出這套拼貼方法。心理學大師榮格認為:圖像是潛意識的語言。在圖像創作中,人類能進入意識陌生的領域,用顏色、線條形狀等創造出心中意象,因此我們能夠藉具體圖像讓潛意識現身,讓圖像幫助我們講話。「我們會選中某人物背景,並非出於偶然,只是顯意識沒去選擇它;當擺脫理性,潛意識會驅使我們選擇內心渴望的事物,也會吸引相關的事物到手邊來。」就如我剛才的體驗,意識上想要找某人某地,但原來潛意識在當下卻另有追尋。

重啟內心力量   發現本具自足

「在社會教化下,我們常去模仿或學習某些成功人士,認為自己應具某些特質。例如香港社會主張要夠aggressive,令性格內向的人難以找到自己的角色,但透過圖卡,會發現自己其實有某種assets,例如『擅於聆聽』其實也是一種特質,使我們適合做某類工作。」另一名導師珍珍也分享了自身經驗:「像我以前當社工,常被學生說是女漢子,令我很想當個嫵媚的女性。但透過圖卡發現,原來這並非我真正想要的,原來我已經good enough。」心地工作室創辦人阿美也分享到,自己的家婆也曾參與製作,「很多長者以為年紀大機器壞便放棄自我,沒想到他們其實有足夠時間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當時奶奶做了張圖卡,發現她很懷念年輕時愛打扮、愛跳舞的自己。我跟老公看到她做卡時眉飛色舞,都覺得很感動,眼前的她是一位老人,但內心其實還活著一個小女孩。」

身心靈, 心靈拼貼

一套圖卡,一本心靈傳記

心靈拼貼總共有四組卡:成員卡、社群卡、同伴卡及引導卡,透過圖卡架構,參加者可了解自己潛藏蘊含的各種面向,像剝開洋蔥般一層層地剝開自我。「靜觀冥想等都是自我探索工具,但期間覺察到的想法稍縱即逝,而心靈拼貼就像一本journal,記錄了探索過程,它美麗的地方在於,每個人製作的圖卡均是獨一無二的,同一圖像在不同人眼中有不同意義。而且圖卡會伴隨我們進化,有抽一張card of day,重看一張卡時,會得出甚麼新體會呢?有些部分處理了,便可以將它放下。」心靈拼貼的優點在於製作過程夠簡單,任何人也能輕易製作。每當製成一張卡,參加者都會心滿意足的看著圖卡;它不止是藝術品,更記錄了一個心靈觀照的歷程,像鏡子般反映我們的當下。當日兩位導師帶來了自己的圖卡,排列成陣,何其壯觀。每個人的內心世界如萬花筒般,層層交疊,繁華似錦。

身心靈, 心靈拼貼

上班族渴求:RETREAT & BE MYSELF

「大部分人在工作上為了保持理性,經常要切割及抑壓情感,否定它的存在。平日情緒沒被好好照料,爆發出來時便一發不可收捨。」兩位導師會去公司等機構等舉辦工作坊,幫助職場人士重新連結自我,找到推動自己「捱」下去的力量,「在職場打滾一段歲月後,很多人因現實因素遺忘了初衷,失去了走下去的動力。即使有人跟你說,你的工作有何巨大意義,你為何必須撐下去,其實並無作用;但如果由你自己重新看見,重新發現,就會有更大力量走下去。」Ausco指,多數上班族第一次做的圖卡都跟「retreat」相關,尤其在急速的都市生活中,稍稍脫離社會的步伐去放空自己,似乎是一件過於奢侈的事情;而另一常見渴求,就是做最真實的自己,「『我』是公司高層、是一位母親……每個人都被外界添加了一些角色,身不由己。當你是公司高層時,你必須要夠強悍夠理性,於是我們便完全割捨了軟弱的自己。但其實每個人都有多重面向,有剛強的,也有脆弱的部分,或者有更多黑暗面等等,重新去認識及接納其他『我』的存在,才能夠完整自我,而圖卡就是其中一門工具,幫助我們去connect and collect every part of myself。它也像VR一樣,為我們打開insight,久違地找到內在的美麗。」